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简称中国有研)成立于1952年,是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综合实力雄厚的研究开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机构,是国资委直管的中央企业。总资产超过110亿元,拥有包括4名两院院士在内的职工4,100余人。总部位于北京市北三环中路,在北京市昌平区-顺义区-怀柔区、河北燕郊-廊坊-雄安、山东德州-青岛-威海-乐陵、安徽合肥、福建厦门、上海、四川乐山、重庆...

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我院即成立了研究生工作小组,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85年成立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研究生部。2022年成立研究生院。

现有两个一级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材料与化工,具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并与多家企业联合建立博士后工作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集团新闻
详情页

《稀土学报》召开第八届编委会暨2025年度青年编委会会议

作者: 发布日期:2025-11-27

11月22日,由中国稀土学会、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有科出版运营的《稀土学报》(中、英文版)第八届编委会暨2025年度青年编委会会议在厦门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原校长、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学报》主编严纯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有研首席科学家、《学报》常务副主编黄小卫,中国科学院院士、《学报》学术顾问沈保根,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报》学术顾问姜涛,中国稀土学会理事长、《学报》主任委员李波,中国稀土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学报》副主任委员杨占峰,《学报》第八届编委会委员、青年编委以及编辑部成员等百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新一届编委会成立,共商《学报》高质量发展大计,全力推进稀土强国建设。

黄小卫主持会议并致欢迎辞,她向编委和青年编委表示诚挚感谢,指出编委会是期刊发展的核心,要凝聚智慧力量,共同谱写《学报》发展新篇章。

严纯华强调,打造世界一流的顶尖期刊是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是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他呼吁全体编委以全球视野、前沿眼光和务实行动,群策群力,共同将《学报》打造成引领世界稀土科技发展的学术高地和战略平台。

李波高度肯定《学报》的历史贡献。他指出,作为我国稀土领域重要学术平台,《学报》不仅是学术交流载体,更是国家稀土科技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新一届编委会要胸怀“国之大者”,勇担使命,推动《学报》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编辑部主任王凤娥向大会作了报告,系统梳理了《学报》在坚守文章质量、提升出版服务、扩大国际影响力、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举措成效,分析了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目标与计划。会议还宣布了第八届编委会成员名单,为到会委员颁发了聘书。

会议组织了“如何提升《学报》学术影响力”的专题研讨,与会人员聚焦吸引前沿顶尖稿源、优化同行评议流程、加快论文传播速度、策划学科热点专辑、拓展国际传播渠道等议题,畅所欲言、深入交流,提出了诸多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为《学报》的未来发展达成了广泛共识、注入了强劲动能。

第八届编委会的成立,为《学报》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强大活力,开启了《学报》发展的新纪元。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在主管和主办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编委和编辑部的共同努力下,《学报》必将牢牢把握历史机遇,乘势而上,不断提升学术引领力、影响力和竞争力,为强化国家稀土战略科技力量、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